華人社會與文化 第五周
在開始打這星期的網誌前,我想先講一下我國慶連假住在背包客棧發生的小小趣事。10/7因為是國慶連假第一天,許多觀光景點都充滿著觀光客,我當晚住的背包客棧也是如此,只是比較特別的是,那天晚上絕大多數的房客都是外國人,南美阿、歐洲阿總之就是很多國家的外國人。當中有一個宏都拉斯人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一到房間,就是他先找我攀談的。在後來聊天時,如果可以,他幾乎都是講中文,可是不管他講中文還是英文,我都是用英文回復他。聊到後來我突然想到老師好像在連假前有讓我們看一個關於外國人眼中的台灣的影片,當中其中一個外國人有提到,他認為台灣人很奇怪很喜歡用英文回復外國人,這讓他沒有辦法練習英文,讓他很懊惱。在看得當下,我沒有甚麼特別的感想,只是心想可能是台灣人比較善良吧,希望能讓外國人不要這麼吃力地問問題,沒想到反而是幫倒忙哈哈。在跟宏都拉斯人聊天時我心態也是這樣,希望他不要這麼吃力,只是到後來我才意識到,我這種自以為的體貼可能是他不需要的哈哈,所以在我發現後,他只要講中文我就回中文,他講英文我才講英文。 好吧其實這故事跟本周內容完全無關,只是因為我剛好遇到一件讓我很有感想的故事,想分享一下,順便怕我忘記,因此記錄一下。
------我是分隔線,以下為本周內容-----
------我是分隔線,以下為本周內容-----
- 隨堂筆記
形構 歸屬感 文化想像 敘述觀點
你可以有自己的正確,但沒有完全絕對。
學古編: 是學書法,非地理。
華人社會與文化的精隨為從小做到大,永遠逃不了之事。
考古題題型: 單選、問答 (與申論比起來較有正確方向框架)
考古題類型: 凡涵蓋華人之事,類型超多
華人社退與文化考甚麼: 歷史為主 公民為輔 偶有時事題
華語教師考試: 多記憶題要死背 社會少用冷知識
考華語證照的海外學生: 活用生活題 社會文化用的知識 - 小組討論
選最難的題目分享: 我們分享的題目都是比較偏向中國文化類的題目,因為受到長期影響 這些對我們來說算是基本知識的題目 在他們眼中可能會會很困難。
考題所涵蓋的隱形文化: 20題 湯麵代表中華飲食習慣
第2題 三口人 現代人多小家庭
華語教師與外籍生考試的差別: 華語教師多考文化或冷門內容,外籍生多考生活類型題目
個人心得:
原本以為華人文化與社會是所有考題中最簡單的 沒想到寫十題只對三題😂 覺得很多都是高中國文的國學常識 全部都還給老師了,我想如果要考過這科可能真的要多閱讀多充實自己了 這科感覺範圍真的太廣了 很難在幾本書就唸完。
廣泛地閱讀與認識確實是關鍵。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