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人社會與文化 第十三週
討論過程
一開始討論時,因為要顧慮書面能找到的資料,因此一開始真的都沒有想法。還記得是因為其中一個組員有提出華人方言不同的議題,大家都覺得沒有異議,就決定採用了。不過在後來因為資料真的不是很好找,尤其是書面的資料,因此我們就放棄了。轉而換成大家可能會比較有興趣的服飾。
決定要以服裝演變為題後,我們開始分配彼此要講的部分。我們決定以四個朝代作為代表,再延伸到現今大家的穿著。然而在這當中我覺得最困難的是製作簡報,可能大家會覺得很驚訝,製作簡報怎麼可能會這麼複雜呢!不過因為各個朝代的服飾其實劃分得非常細,我們找的參考書籍中也真的記載非常的詳細,但要將所有的服飾介紹納入簡報中其實真的會太亂,還要擔心同學們是否能夠吸收,因此光是簡報內容真的就困擾我許久。不過後來在大家的討論下,我們決定刪除部分內容,讓內容更貼近日常、更為有趣。
問題討論與設計
暨檢報內容之後,讓我覺得第二困難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僅要與題目內容相關,更是要能夠串連整個簡報內容,引領學生發想,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困難到答不出來。我們希望能藉由問題討論,讓大家反思一下,甚至上網查詢一下資料,加深印象。
Q1: 隨著時代變遷,你們認為該如何保留傳統服飾的文化呢?抑或是你們認為服飾不斷
地發展,就該跟著流行穿著最新的服飾?為什麼?
A1: 我們認為能透過攝影或是文字的描述將服飾保存下來,並且舉辦活動讓大家能了解
傳統服飾。 (不過在此有人也提出了對傳統服飾的定義)
不用跟著流行隨波逐流,自己喜歡即可。
Q2: 如若要向國際發揚服飾文化,除了原住民服飾,你們認為還有什麼服飾能夠代表台
灣文化呢?
A2: 旗袍、唐裝 (雖非台灣傳統淡可代表中華文化)、 客家大紅花布
Q3: 如果要教外國學生服飾文化,你們會怎麼教?
A3: 種類、款式、造型、特色、穿著場合
回饋建議
◎ 講課時間可以不要這麼長
◎ 講課內容可以再簡化,專有名詞太多,難以消化
◎ 小組討論內容與內容無直接關係,簡報次序應做調整
◎ 問題設計與同學認知不同,應改善說明方式
心得及省思
報告前的準備雖然很繁雜很讓人感到疲憊,前一天我們甚至還討論到很晚才結束,不過報告後有種解脫的感覺,超開心。而且這次同學們及老師給的建議都讓我覺得很具體,很有收穫,我自己也反思許多。如果要我評論此次我們組的報告,我會說我覺得我們並沒有準備的很周全,像是因為主題提及古代的衣服,有較多專有名詞,很難記起來,因此我們還是有偷看小抄,這是我覺得蠻抱歉的地方,再來是也因為內容比較多比較雜,表達上可能會有點不太清楚,下次如果有機會可以改進一下~我想可能是因為大家都很忙碌,因此討論的時間比較少,所以比較不能注意到小細節。不過我還是非常高興能跟我的組員們一起討論,時間雖少,但每次的討論大家都非常認真,也都是有先事前準備的,每次都很有效率也很充實。
看小抄還好吧!只要不是照著念,都不是大問題啊!
回覆刪除華人社會與文化下的任何一個題目都不容易,這次也只是一次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