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人社會與文化 第十四週
課堂筆記
中秋節的由來起因並非為電視廣告,而是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在新竹的露營活動,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某地區(我忘了是哪區)的某人跟他媽媽說他那一年中秋想要烤肉,持續了兩年左右,之後大家逐漸受到影響,開始跟風烤肉,從此烤肉成了中秋節習俗。
問題討論
Q1: 除了影片的介紹 (烤肉、吃月餅),台灣還有什麼傳統的慶祝方式呢?
A1: 吃柚子、戴柚帽、賞月、放煙火、玩仙女棒、團圓
Q2: 除了台、日、韓之外還有哪些國家也過中秋節? 怎麼過?
A2: 中國、印尼、越南 (提燈籠)、新加坡、泰國 (拜月神)
Q3: 在台灣烤肉非常盛行,為什麼?
A3: 這是家人朋友難得相聚的節日,總是要有些活動,且多年來,大家都會在中秋烤
肉,久了就成習慣傳統了。
小組討論
Q1: 為何台灣人了解烤肉會造成環境汙染卻還是繼續以烤肉慶祝中秋節?
A1: 中秋是個家人難得團圓的重要節慶,因此會想有個活動同樂,像是烤肉。還有,即
使大家都知道烤肉會造成汙染,但多數人抱持著自私的想法,覺得少他一個烤肉對
地球不會帶來什麼好處,累積起來就造成很大的污染了。
Q2: 以環保為前提,台灣適合用烤肉慶祝中秋嗎?
A2: 可以保留,但應該使用環保餐具以及限時。
Q3: 除了現有的慶祝方式,還能有什麼不同方式慶祝中秋節?
A3: 可以去燒烤店代替自家烤肉或是改吃火鍋及燒盤烤肉。
補充資料
講到中秋就會想到柚子,我媽去年學會的新的剝柚子法,讓大家參考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4znUwM4EzY
回饋及課後心得
這組的主題較為輕鬆有趣,也比較貼近我們日常,因此在上課時會比較有感觸。他們也準備了很多短片,讓課堂更加輕鬆有趣,成功引起我的注意;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們延伸到環保的議題,因為我本身平時就蠻重視環保議題,還有因為受家人影響,我們家在中秋節是不烤肉的。且烤肉這個活動已經經年累月的持續了好幾年,因此很難改變大家的想法,讓他們以其他方式代替過節;不過看到第二組分享了丹麥的環保烤肉盒,真的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不僅外型輕巧方便,且能減少許多碳排放,但其中我比較疑惑的是這個餐盒的烤盤是用免洗筷製成的,這樣烤起來免洗筷上的硫化酸會被釋放出來吧,這樣對人體反而不是好事,不過整體來說我很喜歡它的設計,輕巧又有質感。
此外,在這邊給點小建議,雖然此次報告內容有趣又貼近日常,不過我覺得可以再講稍為深入一點,內容很廣但是可以再深入一點。
要針對什麼部分深入呢?
回覆刪除